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智能峰值容量什么意思?
  2. 大数据的四大特点(4V)?
  3. 为啥一些商家总把电池容量单位说成“毫安”而不按规定说“毫安时”?

智能峰值容量什么意思?

智能峰值容量是衡量电池当前状态下的最大可用容量。所有可充电电池都是消耗品,随着电池使用时间增加,电池会缓慢老化,电池容量会随老化程度增加而降低,从而导致待机时长逐渐缩短。

开启智能峰值容量,系统会根据电池本身的老化特性,智能管理电池峰值容量,从而延缓电池老化速度,但可能会略微影响电池续航时长。为了有效延长电池寿命,建议您保持开启状态。

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,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数据的四大特点(4V)?

1、是数据体量巨大(Volume)。截至目前,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是200PB(1PB=210TB),而历史上全人类说过的所有的话的数据量大约是5EB(1EB=210PB)。当前,典型个人计算硬盘的容量为TB量级,而一些大企业的数据量已经接近EB量级。

2、是数据类型繁多(Variety)。这种类型的多样性也让数据被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。相对于以往便于存储的以文本为主的结构化数据,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多,包括网络日志、音频、***、图片、地理位置信息等,这些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3、是价值密度低(Value)。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。以***为例,一部1小时的***,在连续不间断的监控中,有用数据可能仅有一二秒。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更迅速地完成数据的价值“提纯”成为目前大数据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
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,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4、是处理速度快(Velocity)。这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。根据IDC的“数字宇宙”的报告,预计到2020年,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35.2ZB。在如此海量的数据面前,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企业的生命。

为啥一些商家总把电池容量单位说成“毫安”而不按规定说“毫安时”?

这只是一种口语的省略说法,印成文字一般不会这样。我也为这事纠结过,凡遇到把“时”字丢掉的说法总忍不住去纠正一下,有时难免出现尴尬局面。

毫安是电流单位,后面加一个时字就成了以放电时间长短为尺度的电池容量单位。实际上对于不懂电的人来说毫安是何物根本没有人关心,后面带不带时字也无所谓。

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,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但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高度普及的今天,每个使用者最关心的就是充滿电使用时间的长短,这就需要对电池容量有所了解,这就使用户不得不和“毫安时”打交道。2000mAh肯定比1000mAh容量大,至于后面有没有时(h)字并不影响对电池容量的判断。而且后面多一个时字,读起来也不顺嘴。少了这个字不仅说起来通顺同时也不会让人误解。必竟在用户当中不懂电或对电没有兴趣的人占了多数,所以把毫安时称为毫安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类似这种不规范但已被大家认可的说法有很多。比如给手机充电时用的适配器,都被称作充电器,而它只是一个和手机内充电电路配合使用的稳压电源,根本不具备充电器的任何技术特征。因为只有充电时才用到它,故被误称为充电器。但你到手机配件商店去买稳压电源,可能没人听懂你在说什么。所以只能入乡随俗。

还有一些说法省略的更彻底,比如说某人血压80/120。尽管省掉了“毫米汞柱”谁也不会当成公斤。2.5平方电线省掉了mm²、同样被称作2.5平方的某储藏室,人们自然会认为是m²,不会引起歧义和误解。

实际上在生活当中很多技术术语都被简化和滥用了。为营销需要很多商家把毫安时在省掉时字的同时,数字上还有所添加。比如某充电宝的容量明明是20Ah,非要说成20000mA,只是为了唬人而已。就好像一个身高1.2米的人硬要说成1200毫米,除了让你耗费眼神去数有几个0以外,又有多大实际意义呢。以上是我的回答。

欢迎评论,关注、点赞!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电池容量的特性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